外周血管疾病,中医称之为脉管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有明显上升,常见的如动脉狭窄性病变、动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瘤等。
周围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大动脉炎等,主要表现为皮肤温度降低、肌肉萎缩、摸不到脉搏或脉搏减弱、间歇性跛行,严重时发生远端肢体坏死,甚至需截肢,严重时危及生命;静脉血栓性疾病,可引起患肢血流瘀滞、肿胀,同时有致命性肺动脉栓塞发生的风险;动脉瘤性疾病随时有瘤体破裂大出血、死亡的风险。
外周血管疾病有很高的致残率及一定的致死率,内科治疗效果甚微,手术治疗为有创治疗方法,且效果有限。1964年,美国医师Dotter开创了不用开刀的外周血管病介入治疗方法,1972年Gnuntzig发明了双腔球囊导管,使这一技术发展成熟。此后相继开发了激光血管成形术,动力性血管成形术(旋磨导管),血管内支架,超声血管成形术,基因治疗及血管内放射治疗预防术后再狭窄等。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适应症不断扩大,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器材将复合化、生物——药物化,操作更简化。
目前球囊导管、血管内支架仍将是主要治疗手段。在将来预防再狭窄的治疗可能以血管内放射治疗和基因治疗成为发展的重点,所以越来越多的外周血管疾病可通过经皮血管介入治疗,其优点是药物及手术治疗所不能代替的。
目前,治疗外周下肢血管阻塞的首选方案是介入治疗,支架置入术则是最常用的介入治疗方式。
外周血管指除心脏及颅内血管以外的所有血管。外周血管疾病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PVD),包括动脉、静脉及淋巴三个系统的疾病。
常见动脉疾病包括:粥样动脉硬化斑块及血栓造成的动脉狭窄闭塞,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动脉栓塞;动脉炎症,如多发性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结节性动脉炎;动脉扩张性病变,如动脉瘤;末梢动脉功能紊乱,如雷诺氏病(现象)、红斑性肢痛症;外压性病变,如胸出口综合征、腘动脉挤压综合征;糖尿病血管病、动静脉痰等。
静脉病分为浅静脉病和深静脉病,浅静脉病包括静脉曲张和血栓性浅静脉炎;深静脉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可引起肺栓塞、继发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另外也包括布加氏症、K-T综合征等。
淋巴系统疾病主要为炎症和回流受阻性疾病,如淋巴管炎、丹毒、淋巴肿。
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 treatment),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和外科、内科一道称为三大支柱性学科。介入治疗的概念是指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等)的导向下,经皮穿刺,利用穿刺针、导管、支架等器械,对疾病进行微创性诊断与治疗的一门技术。
外周血管介入是介入治疗的一大分支,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穿刺途径对除颅内血管和心脏冠状血管以外的其他血管进行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不包括经血管途径对肿瘤性疾病进行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
外周血管疾病有很高的致残率及一定的致死率,传统的内科治疗效果甚微,手术治疗为有创治疗方法,且效果有限。1964年,美国医师Dotter开创了不用开刀的外周血管病介入治疗方法,1972年Gnuntzig发明了双腔球囊导管,使这一技术发展成熟。此后相继开发了激光血管成形术,动力性血管成形术(旋磨导管),血管内支架,超声血管成形术,基因治疗及血管内放射治疗预防术后再狭窄等。
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适应症不断扩大,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器材将复合化、生物——药物化,操作更简化。目前球囊导管、血管内支架仍将是主要治疗手段。在将来预防再狭窄的治疗可能以血管内放射治疗和基因治疗成为发展的重点。所以越来越多的外周血管疾病可通过经皮血管介入治疗,其优点是药物及手术治疗所不能代替的。
1. 血管性疾病:
(1)各种原因所致急、慢性动脉狭窄及闭塞性疾病;
(2)急、慢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3)动脉瘤、动静脉瘘及血管瘤等;
(4)下腔静脉狭窄及闭塞(布-加氏综合征);
(5)主动脉夹层。
2. 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
(1)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足);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动脉硬化性血管闭塞症等。